新增12人登顶博士!市人民医院“人才森林”的蓬勃密码 铜陵市人民医院
2025年夏,全国博士研究生招录放榜,市人民医院迎来历史性突破:14人报考,12人成功录取,录取率高达85.7%。报考规模、录取人数、录取比例三项指标均创医院历史新高。至此,医院拥有博士学位人才11人,在培博士30人,一幅“人才森林”生机勃发、郁郁葱葱的蓬勃图景跃然眼前。这是医院“人才强院”战略系统性推进、效能持续释放的生动写照,为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注入强劲的“智力引擎”。

亮眼答卷的背后,映射着医院党委对人才工作前瞻布局与精准施策的力度。近年来,医院深刻把握人才核心价值,将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置于发展的“C位”,建立高层次人才内培机制,出台系列“硬核”人才新政:
01精准滴灌

设立专项人才培育基金,对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的医生给予20—40万元“博士成才激励金”;开通博士学业专项无息借款通道,精准纾解职工攻读学位期间的经济压力,让潜心治学轻装上阵。
2平台赋能

2024年3月,医院投入近2千万元自主打造科创中心,内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二代测序、药物检测和临床病理检测等多个先进研究平台,吸引11个科研团队入驻,包括5名博士后人员。中心向全院科技人员和专硕学员全面开放实验室,构建科研训练机制,设立“科研门诊”,遴选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助理,加强日常培训,高效利用和匹配科研资源。
贺胜博士后在科创中心开展科研实验培训
医院还牵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依托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今年5月,医院与浙江省肿瘤医院达成合作协议,该院实验研究中心和生物样本库正式对我院开放,医院科研人员可与浙江省肿瘤医院职工使用同质化的实验平台,共享其仪器设备及相关科研资源,切实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创新孵化器”。
03尊才尚学

此外,临床通过科学排班、灵活调配,为考博和在读博士医生“挤出”宝贵学习时间,打造弹性“学习特区”,在全院营造“鼓励攀登、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量质齐升彰显政策效能
医院出台的政策支撑体系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报考人数连年增长,录取率持续走高。从零星报考到14人集体发力,从个别突围到12人集体进阶,数据的跨越勾勒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加速壮大的清晰轨迹。值得一提的是,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袁园“跨界”突破,不仅顺利获得检验和临床医学双硕士学位,今年又再度考取临床医学博士,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创新;与此同时,病理科副主任康敏也成功“登岸”博士,他们勇攀医学高峰,让前沿技术精准对接临床需求,也实现了医院医技类博士零的突破。

打造“雨林式”人才生态
人才工作,早已超越基础支持层面。医院将其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大棋局”,构建起良好的“人才雨林生态”。在大力柔性引进外部尖端人才的同时,精耕内部人才“再培养”土壤,考博热潮持续涌动,全科医学科副主任汪婷博士正积极准备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继续深造。

截至目前,医院高级职称群体突破400人,硕博士405人,人才密度居安徽省地市级医院前列,先后被评为铜陵市2023年度人才集聚示范单位、2024年度铜陵市招才引智工作先进集体。
人才反哺驱动学科跃升
这些投身深造的医生多为学科骨干,他们的研究方向紧密对接医院重点学科与前沿方向。学成归来,带回的不仅是学位,更是前沿技术与创新思维。

“85后”苏昭然博士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完成临床医学与肿瘤生物学双博士学位后,归国即带领团队深耕胃肠癌规范化精准治疗,在《Apoptosis》等国际期刊以本院为第一单位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成果获省市科技奖项。其桥梁作用更促成今年8月医院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医学中心正式签约合作,特聘迈克尔·林内巴赫(Michael Linnebacher)教授为研究员,联合开展消化道肿瘤研究,搭建起国际科研合作通道。
热烈祝贺12位成功“登顶”的医学追光者!你们的奋斗足迹,是照亮更多同仁前行之路的熠熠星光!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医院将持续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迭代升级支持政策,做强做优赋能平台,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人医人”都能心无旁骛、展翅高飞。
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创新热土上,依托日益壮大的“人才森林”和持续深化的“人才雨林生态”,必将涌现更多勇攀医学高峰的“领跑者”,为守护群众健康福祉、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澎湃的“人医智慧”与“人医力量”。
